近日,湖南省地災所湘南所承擔的“雙牌縣國際慢城河東開發(fā)區(qū)與花千谷景區(qū)地熱(溫泉)鉆井項目(一期)”,在湖南地熱資源勘查的空白區(qū),首次采用無線隨鉆受控定向高精度鉆進技術,鉆進深度2018m,成功探獲水量500m³/d、井口出水水溫49℃的深層地下熱水資源,標志著該所在深部地熱資源勘查鉆探技術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項目施工現(xiàn)場
據了解,該項目是雙牌縣2022年“森林康養(yǎng)溫泉度假村”公開招標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項目位于雙牌縣瀧泊鎮(zhèn)河東新區(qū)。地災所承擔該項目的地熱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鉆井設計、鉆井施工、抽水試驗、水質化驗及單井成井報告的編制等工作。在接到項目任務后,該所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在全所調遣精干力量組建一支高水平的技術團隊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經過野外初步調查與分析,大家了解到項目主要面臨三大困難:一是前期工作難,主要為區(qū)內過往地熱勘探資料為零,屬于地熱資源勘查空白區(qū)。二是井位選址難,受地形地貌的影響以及孔位涉及到征地、交通及協(xié)調等困難無法得到解決,對鉆探施工的孔位選擇存在限制。三是鉆井施工難,在鉆探過程中揭露了壓扭性斷裂構造,斷層傾角大,導致鉆進易偏離。
面對時間緊、任務要求高、野外工作難度大等多重困難和挑戰(zhàn),該所領導統(tǒng)籌部署,靠前指揮,并多次深入項目一線考察指導。項目組成員秉持篤行不怠、精耕細作的作風,全力以赴、攻堅克難,通過重新地熱勘查、物探論證選址,確定了定向斜井的施工方案。施工過程中,項目組在無以往地熱勘探資料的情況下,運用地熱綜合探測技術,涵蓋了新型物探數據采集處理等方法,結合CSAMT、頻分電法等多種新技術綜合進行井位論證,并采用無線隨鉆受控定向鉆進技術規(guī)避了原井位需征地拆遷等困難問題,精確鉆入目的含水層,最終經過4個多月的緊張施工,終孔深度達2018m,探出日涌水量500m³/d ,出水溫度達49℃的深層地下熱水。
本次省地災所湘南所通過該項目新技術的綜合運用,在無線隨鉆受控定向鉆井技術深部地熱勘查的運用積累了寶貴經驗,該項成果的取得將為雙牌縣打造“一主一特”產業(yè),實現(xiàn)經濟結構向旅游轉型提供重要資源支撐。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