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節(jié)到清明,福建省煤田地質勘查院一直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新一輪地下水監(jiān)測井的相關工作。2015年以來,該院先后參與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市的省級地下水監(jiān)測井共22個孔的施工任務,承擔了泉州、廈門、漳州等79個新建井、17個修復井的國家地下水監(jiān)測工程(福建省部分)地下水監(jiān)測站點土建工程Ⅰ標段的鉆探、成井及井臺建設任務,總進尺5846.32米。2017年11月,地下水監(jiān)測站點土建工程Ⅰ標段順利通過了標段驗收并被評為優(yōu)秀,獲得業(yè)主方、監(jiān)理方及各位專家的一致認可。
日前,記者走進福建省煤田地質勘查院,探尋他們圓滿完成任務的奧秘。
精彩表現(xiàn)從施工設計開始
自從獲知國家地下水監(jiān)測工程招標相關情況后,該院領導便快速反應,迅速組織各方面工作人員投入到標書設計中——帶領地環(huán)所所有技術人員查找資料,咨詢相關專家進行技術標的設計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高質量的設計。而后,憑借良好的市場信譽、過硬的技術實力及合理的報價,該院攬下了國家地下水監(jiān)測工程(福建省部分)地下水監(jiān)測站點土建工程Ⅰ標段工程。
中標后,對于這一福建煤田地質局重點項目,該院迅速抽調技術骨干成立項目組,在院長張仰玉的指導下迅速展開工作。他們圍繞資料收集、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要求、項目預算、選點定位等工作,分3個小組同時開展工作。
施工方案是地下水施工的具體工序、步驟,地下水項目實施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施工成井。為了快、好、省地進行項目施工,該院在制定施工方案時,嚴格按照項目的具體要求,幾易其稿,在優(yōu)化施工方案上下足了功夫。
定位選點猶如分金定穴。所謂“分金定穴”,和項目定位選點的原理是一致的,不管表象多么令人迷惑,但只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和思路,就可以找到寶藏,而技術人員據(jù)此也可以精準選位。
據(jù)該院技術人員介紹,地下水監(jiān)測井的整體部署原則是“每個市縣區(qū)布設的點盡量分布在不同鄉(xiāng)鎮(zhèn)人口集中區(qū),其中:至少一個點布設在縣城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其余點布設時不能與省級點、國家級修復點布設在同一個鄉(xiāng)鎮(zhèn);有應急水源地的、又是人口集中區(qū)的,盡量布設一個監(jiān)測點。”而實際上,項目的野外定位選點遠比這困難和復雜。因為,野外選點人員不僅要有像小說中“分金定穴”那樣高超的技藝和地質人“三光榮”的精神,還要有做群眾工作那種“鐵杵終會磨成針”的誠心。
盡管在項目施工前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和詳實可行的施工設計,但在施工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記者了解到,79個新建井分散在33個縣市,從2016年10月8日第一臺鉆機進場開始至2017年6月30日最后一口新建井施工完成,前后歷時近9個月。施工戰(zhàn)線點多線長、施工過程干擾因素多,給施工的組織計劃帶來了諸多困難。例如在野外選點時,技術人員常常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坐車四五百公里奔波于一個個井點之間,與井點土地所有人協(xié)商征地事宜并收集勘查報告等資料。
考慮到征地方便、井點保護等因素,他們選擇的地點多為地方政府、村部、學校用地。但由于施工中噪音、安全等多種原因,監(jiān)測井落地征用工作協(xié)調起來非常困難,有時一個井點就要更換四五次。
據(jù)項目人員介紹,廈門同安區(qū)一井點原選點位置在一所小學的操場邊,但因為鉆機進場時,學校已經開學,考慮到施工期間的學生安全問題以及施工噪音問題,只得作罷。幾經努力,項目組選擇了可供施工的沿河地段,但又發(fā)現(xiàn)三腳架離高壓電線距離太近,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該地點也只好作罷。還好,在鳳南農場的幫助下,該井點最終落在同安區(qū)鳳南農場后坂村民委員會院內,并得以順利完成。
項目技術員介紹,這79個新建井加上17個修復井,最后落地施工在原設計點位的新建井僅23個、修復井7個;監(jiān)測井布局由原25個交通便利沿?h市,變?yōu)?3個分散、落地難度大的偏遠縣市。
在實干中提升能力水平
如果說,地面上的難題靠主觀能動性來解決,那么復雜的地下情況絕對是考驗技術的真功夫。記者了解到,該院在地下水監(jiān)測井施工方面的技術基礎并不好,而他們的能力水平,是在實干中提升的。
通常情況下,鉆進方法、鉆井參數(shù)、泥漿、井管的材質及安裝、洗井的方法和時間等都影響著成井質量。鉆進技術和成井工藝是成井的質量和利用效率的關鍵步驟。國家地下水監(jiān)測井工程設計中,設計人員需要根據(jù)不同地層及監(jiān)測目的設計不同的鉆機技術和成井方案。
該院技術人員介紹,此次承擔的監(jiān)測站點多分布于沖洪積平原,地層較為復雜,特別是大直徑砂卵石層等地質條件,在鉆進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塌孔或是縮徑情況,造成取芯困難、孔斜、無法下井管等問題,甚至會造成整個鉆機平臺下陷傾覆的危險。對此,該院專家、技術員及機長反復商討、論證,總結出了跟管鉆進、擴孔提鉆后下護壁管、鉆進一定深度后灌注水泥漿等經驗,為后續(xù)類似監(jiān)測井的順利施工提供了保障。
鉆探成孔、電測井、替漿、井管安裝、濾料圍填及孔口封閉、洗井、抽水試驗、水樣采集化驗和井臺建設等施工工藝決定著國家地下水監(jiān)測工程建設的質量。施工中既要保證施工質量又不能污染地下水,也就是說成井環(huán)節(jié)關系到監(jiān)測井水質的干凈與否、漏渣與否,直接影響到監(jiān)測井的使用壽命。
為了確保成井質量,該院技術人員在借鑒以往經驗的同時,群策群力。例如,他們總結和摸索出采用焦磷酸鈉、空壓機、活塞洗井、抽水洗井等方法進行聯(lián)合洗井,洗至水清砂凈、水位降深合理、涌水量穩(wěn)定、抽水時水位變化靈敏,以保證抽水試驗正常進行等一整套成井工藝經驗。
同時,項目的順利進行也離不開施工期間福建省國土資源廳、煤田地質局以及該院領導和專家多次的精心指導。專家們經常手把手地傳授新技術,據(jù)統(tǒng)計,整個施工期間各級領導視察、指導達40多次。
完美答卷源于奉獻精神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點多面廣、技術要求高、管理要求嚴,廈、漳、泉三地同時施工,在高峰期時,同一時間有14臺鉆機同時施工,野外技術人員需要每天奔波于不同鉆機進行查驗、指導,少有時間能夠回家照顧家庭。
“地勘人就是這樣,選擇了這條路就無怨無悔。”面對記者采訪,身高一米八、濃眉大眼的廈門技術負責林幸俤,面容較瘦、戴著一副近視眼鏡的項目負責林代垚,顯得有些羞澀。一談起工作和技術方面,他們立刻兩眼放光,滔滔不絕;但提及奉獻和付出,他們總是憨憨一笑:“這沒什么,做這行就是這樣的生活。”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福建省部分的地下水監(jiān)測站點土建工程Ⅰ標段整個地下水項目施工期間,參與項目工作的技術人員家中有4位寶寶呱呱墜地。
2017年1月11日中午2點許,林幸俤接到家中來電——妻子快要生產了。盡管他無數(shù)次期待那一刻能在產房外聽到寶寶的第一聲啼哭,但作為項目負責人,他必須身先士卒。當他接到電話時,并沒有馬上拋下手上工作趕回家中,而是妥善安排好工作事宜后,直到下午4點半才乘車趕往廈門北站,并通過手機預定了下午5點09分的高鐵票回家。第二天凌晨,醫(yī)院傳來好消息,母子平安。
林幸俤是幸福的,因為他親臨了幸福的一刻。而林代垚則感覺多少有愧于家庭。他說,作為孩子的父親,當然希望孩子來到世界第一眼就能看到父母。但由于一直奔波在項目工地上,他沒能趕上當天最后一班動車。林代垚既焦急又內疚,在心中無數(shù)次祈求母子平安。等第二天趕到醫(yī)院時,寶寶已經平安降生。
“舍小家,顧大家”,這不是口號,也不是標語。選擇了地質這個行業(yè),就是選擇了奉獻。
地下水監(jiān)測工程是要為我國埋藏條件復雜的地下水系統(tǒng)裝上一雙雙犀利的“眼睛”,要為地下水資源合理開發(fā)、保護和地下水超采區(qū)治理等提供科學依據(jù)和決策支持。能夠參與這項工程,項目組技術人員說:“國家地下水監(jiān)測工程是一項功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也是我們地質人的責任與義務。希望我們的工作能為建設美麗中國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