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量子科學因其廣闊的應用性,而得到各國科學家的青睞。就目前而言,只要稍微有些實力的國家都已開始在量子領域內進行研究,而中國在這一新興領域中,一直都處于領先地位。但最近,美國谷歌發(fā)表了一篇論文,稱其已構成“量子霸權”,導致有些人認為美國在量子領域已經超越中國,這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谷歌在NASA在官網上發(fā)表論文稱,目前全球最強的超算,要運行1萬年才能解開的公式,谷歌量子計算機卻只要200秒就可以解開。除此之外,谷歌還用量子計算的“里程碑”和“谷歌獲得量子霸權”等字眼形容自己,但谷歌如此自信的行為,卻在網絡上引發(fā)了一場大討論。
要知道目前全球功能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每秒可以執(zhí)行了20億億次運算。而谷歌卻揚言自己制造的量子計算機運算速度遠超這一數(shù)字。一時間讓人有種天方夜譚的神秘感覺。實際上從理論上來說量子計算機確實是有這樣的能力,且其運行上限遠比超級計算機要高得多。這一優(yōu)點也是人類費心研究量子計算機的初衷。
量子計算機
但耐人尋味的是,谷歌在NASA上發(fā)出這篇論文之后,沒過一會兒就又將這篇論文刪除。其真實用意還不得而知。但結合此前谷歌在推出72位的量子芯片和量子計算開源數(shù)據(jù)庫時,就以突破量子霸權為噱頭引發(fā)過各國關注,不過在科學家們仔細分析之后發(fā)現(xiàn),谷歌的這兩項研究都存在著問題,還遠遠談不上構成量子霸權的說法。
事實上,在量子計算機領域,有兩個問題讓各國科學家一直頭疼不已,這兩個問題不解決,一切都是白搭。這其中,第一個就是量子精度的問題,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量子計算機實際上錯誤率是非常高的,可能計算100次10+10這種簡單問題時,就有一次會出錯,但值得注意的是,一直用量子霸權做噱頭的谷歌,卻從未公開表示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因此,谷歌這臺量子計算機的運算正確率可能令人堪憂。
而另一個問題就是量子擴展性的問題,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量子計算機的量子位越高,整體運算精度反而卻會出現(xiàn)下降,就目前來看,尚不清楚谷歌的量子計算機是多少位,也不清楚谷歌是否真正攻克了這個阻礙人類進步的難題。
綜合來說,谷歌所謂的量子霸權,可能更多的還是噱頭,按照谷歌以往的表現(xiàn),如果真的在量子計算領域有了疑似領先全球的發(fā)現(xiàn),估計谷歌早就大肆宣傳、昭告與天下了,哪里還會出現(xiàn)刪論文的這種事。
至于網絡上所說的超越中國的說法,那更是無稽之談,中國對量子的研究側重在量子通信方面,既然兩國連研究方向都不同,那要如何談超越呢?(向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