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前,我們的偉大祖先發(fā)明了指南針。盡管他們還不懂得原理,但是卻很好地利用的地球磁場,掌握了定位的技能。
不過,這個偉大的發(fā)明,如果送到月球去,恐怕就要失效了,因為月球沒有磁場。
說月球沒有磁場,可能略有夸張,畢竟月球還是有那么一點點磁場的;蛘哒f,月球有被磁化的部分,但是并不存在全球性的偶極磁場。
同樣是生活在地月系的兩顆星球,做星的差距咋就這么大尼?
科學家認為:月球也并非從來都沒有磁場,而是曾經(jīng)有過,后來消失了。
那么,月球磁場為何會消失呢?
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用逆向思維來考慮。范偉說:我不想知道我是怎么來滴,我就想知道我是怎么沒滴。有的時候,我們必須知道一件事是怎么來的,才能知道它是怎么沒的。所以,想要了解月球磁場消失的原因,不妨思考一下它的來源。
通常來說,科學家認為:天體的核心區(qū)域都是在巨大壓力下形成的熔融物。以地球為例,是鐵、鎳等金屬元素的熔融物。它們在流動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磁性,這就是地磁場。木星也是一樣,盡管它的主要構成元素氫在通常狀況下和電沒什么關系,但是在核心高壓高溫下被強迫電離,所以在流動過程中形成了磁場。
月球也是一樣,如果它曾經(jīng)有過磁場,那就是這樣形成的。
目前來說,科學家認為,月球的磁場大約形成于36-39億年前。而在大約10億年前,月球磁場就那么消失了。
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表示,阿波羅計劃中宇航員帶回來的月球巖石有著巨大的價值,對于科學家研究月球磁場有巨大的幫助作用。
根據(jù)研究,他們推測,月球在大約10億年前的時候,遭遇到了一次巨大的撞擊事件。這次撞擊首先融化了巖石,然后讓內部的熔融物質迅速降溫,導致內部流動減緩,從而導致了月球磁場的消失。也就是說,月球磁場被這顆天體從根本上給解決了。
除了這一支科學團隊之外,也有其他人對月球磁場的消失之謎做了解釋。他們認為,月球磁場不僅僅來自于熔融的內核,還有核心的放射性元素。經(jīng)過了四十多億年,月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基本消耗殆盡,也是月球磁場消失的重要原因。
對于我們來說,月球磁場的消失也不是一件壞事。前幾天我們講過,美國科學家想要在月球背面安置一架先進的天文望遠鏡。由于月球表面沒有磁場,這一架望遠鏡將不必像地球的“同伴”們一樣受到電磁干擾,可以更好地觀測星空。
從這方面來講,我們反倒應該感謝月球提供了這樣純凈的環(huán)境。如果未來真的有望遠鏡在月球背面有了觀測上的重大突破,我們還要感謝一下十億年前撞上月球的那個小天體呢。